听新闻
放大镜
令“谎言”无处躲藏 ——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检察院虚假诉讼监督团队工作纪实
2020-10-12 09:41:00  来源:光明网

  当以“谎言”编织的“证据”在法庭上成了“真”,司法公正将何去何从?当他人的利益被“谎言”编织者以“合法”名义侵犯,真正的合法利益将如何保护?当司法秩序被破坏、合法利益被侵害,又是谁能够将公平正义匡扶?在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检察院,有这样一个虚假诉讼监督团队,他们专注于去伪存真,令“谎言”无处躲藏。

  一起涉案标的高达5400万的虚假诉讼

  说起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检察院虚假诉讼监督团队,就不得不提起这样一起案件。

  2017年8月的一天,某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火急火燎的来到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检察院,举报卢某与江苏某某公司、徐州某某公司虚假诉讼。“我公司是江苏某某公司的债权人,经了解卢某诉该公司借贷纠纷案已经法院调解结案(案值5385万元),大量财产已经诉前保全,正在执行阶段。此诉讼是为逃避正常债务发起的虚假诉讼,致使我公司合法债权无法实现……”。

  举报内容翔实,涉及数额巨大,且案件已经进入执行阶段,一旦执行完毕,举报人等多家民营企业的合法债权将难以实现。综合考虑案件的特殊性,铜山区人民检察院决定专案专办,由虚假诉讼监督办案团队迅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历时一月有余,跑遍数家银行调取银行凭证二十余份,加班加点核对转账流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查清江苏某某公司与关联企业、卢某等当事人之间通过循环转账虚构借款凭证,进行虚假诉讼的事实。双方虚假诉讼的主观故意通过检察机关调取的客观证据昭然若揭。

  鉴于相关虚假诉讼已进入执行阶段,单纯对虚假诉讼进行监督,难以有效维护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检察机关专门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法院暂缓相关案件的执行,保障虚假诉讼监督效果。同时将涉嫌虚假诉讼犯罪的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该案已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经过对民事生效调解书、执行活动监督,法院裁定中止案件执行,最终判决撤销原审调解书。

  该案系徐州地区检察机关监督的涉案标的额最大虚假诉讼案,获评江苏省检察机关虚假诉讼监督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

  这起案件的成功办理,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检察院虚假诉讼监督团队功不可没。

  一个高效能高品质的专业办案团队

  三名员额检察官,一名检察官助理,一名书记员,这个虚假诉讼监督团队人员精简,战斗力却丝毫不弱。

  刘海燕,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该院虚假诉讼监督团队的领军人物,从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十余载,获评江苏检察业务专业能手、江苏省检察业务专门人才、办案能手、业务标兵,爱业、专业、敬业就是她的代名词。

  刘海燕在办理一起虚假诉讼监督案件时,通过审查案外人举报材料、调阅原审卷宗初步审查发现,该案涉案金额及案外人债权金额均较大,存在着虚假诉讼、转移资产、侵害案外人合法权益等可能性。为了查清案件事实,她远赴上海市徐汇区法院调阅相关侦查卷宗,前往多家银行查询银行交易往来、银行流水,通过工商登记查询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档案,察微析疑,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最终查实毕某与徐州市某某投资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之间不存在借贷关系,与违法变更登记获取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资格的程某某签订调解协议,骗取法院出具调解书确认该公司欠毕某本息近2000余万元的事实。铜山区检察院通过建议法院再审后撤销原审调解,使被诉公司免除近2000余万元的还款义务,有力维护了案外债权人1300余万元的债权利益。

  高素质的人才带领高品质的团队,以刘海燕为引领,该团队扎扎实实办好每一起案件。在民事、行政监督案件、公益诉讼案件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始终保持虚假诉讼监督的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效果不降。自2018年以来共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25件,监督案件标的总额达到4126万元,提出再审检察建议7件,提请市院抗诉19件,获法院裁定再审、市院采纳抗诉23件,改判19件。所办案件中,1件提请抗诉案获评全国检察机关首届“民事行政检察优秀案件”,1件案件被评为全省民行“十佳”精品案例、2件案件入选最高检案例选编。

  成绩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付出与辛劳。为了广泛收集虚假诉讼监督线索和查清虚假诉讼案件事实,这个5人团队走乡镇、下基层10余次,走访群众20余次,查阅卷宗百余册。为了宣传虚假诉讼检察职能,乡镇全覆盖走访就开展了2次,开展虚假诉讼法律咨询10余次,发现和收集案件线索30余件。虚假诉讼监督案件标配“铁脚板”,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深深刻刻地在铁脚板上烙下了奋斗奋斗再奋斗的精神。

  一颗满满装着发展大局的为民之心

  “检察机关必须坚持把工作放在大局中去谋划推进,切实担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该院周东升检察长总是如此殷切要求全体干警,而虚假诉讼监督团队用行动将之践行。

  当虚假诉讼遇上黑恶势力,该团队重拳出击。结合“套路贷”涉黑案件虚假诉讼情况严重的问题,在全省率先出台《充分发挥民事行政诉讼监督职能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施方案》,推动市院出台方案,在全市进行推广。对盛某涉黑案中涉11起“套路贷”虚假诉讼案,夏某某等人涉黑案中涉5起虚假诉讼案,均提请市院抗诉后获市中院再审改判,办理全国扫黑办督办的周某某等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通过强化刑民双向协作,对该案虚假诉讼案件线索及时移送,提请市院抗诉1件,向其他院移送监督线索6件。深挖黑恶势力背后“保护伞”,向市院移送1件司法人员涉嫌枉法裁判案。

  当虚假诉讼遇上弱势群体,该团队温情相扶。徐州某某电子有限公司向银行贷款500万元到期未偿还,银行诉至法院,农民潘某某在2016年8月被认定作为担保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成为“老赖”。可潘某某坚称自己未到过银行办理担保手续,更没有在担保材料上签字画押。这起离奇的案件引起了办案团队业务“大拿”陈尊书同志的高度怀疑和注意,他带领办案团队多方调查取证,通过委托司法鉴定中心进行鉴定进行细致审查,最终查清于某某在签订合同时,擅自将潘某某联同自己注册为徐州某微波设备有限公司的股东,并伪造潘某某姓名在连带责任保证书及股东会决议上签字、捺印的事实,依法监督了这起老农被冒名担保贷款500余万元借款合同纠纷,使长达3年的虚假诉讼案得以纠正。

  当虚假诉讼遇上营商环境,该团队护航发展。根据徐州某某商贸有限公司前股东和法定代表人举报,发现可能存在损害民营企业利益的虚假诉讼行为,虚假诉讼办案团队层层剖析,最终查实,徐州某某纸业有限公司为了骗取徐州某某商贸有限公司财产,故意向法庭提供内容不真实的借据,隐瞒借据记载的借款是徐州某某纸业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刘某某行贿款的事实,导致法院作出错误判决,徐州某某商贸有限公司28.58万元被执行给徐州某某纸业有限公司,并由此引发了徐州某某商贸有限公司现股东向前股东提起追偿之诉,严重扰乱诉讼秩序,该院通过监督,推动法院再审后撤销原审判决,依法维护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该案获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精品案例。

  一个优秀检察人,除了专业能力要突出,能办案、办好案,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服务奉献精神,能够将自己置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办好每一起小案件。一个优秀的团队亦如此。

  陆离世界,充斥太多精心编织的谎言,这越发需要真相大步向前。案件越办越多,成绩越来越多,团队越来越强,在所有团队成员心中那个信念也越来越坚定:手持法律监督利剑,终令“谎言”无处躲藏。

  编辑:李晓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