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巨野县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全国人大代表徐凤秋自幼热爱书画,于2003年创办了鲁西书画院,是山东省工笔牡丹画非遗传承人,荣获山东省巾帼创业带头人、山东省百名创业之星、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等多项荣誉。
目前,工笔画在巨野县已初步实现产业化,成为代表当地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该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中国工笔画之乡”。近日,徐凤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聊起了她的经历。
开启艰难的绘画路
徐凤秋出生在农村,家境非常贫困。但她从小就有绘画梦,17岁时便开始从事绘画行业。徐凤秋最初的工作是绘制瓷砖画、壁画,虽说也是画画,但更多的是体力劳动,一天下来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她咬牙坚持,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半途而废,一定把绘画这个爱好坚持下去。”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巨野县绘画产业飞速发展时期。巨野县的工笔彩蛋、屏风、画扇等工艺美术品受到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广泛喜爱,出口量大幅上升。北京、上海、济南等地的外贸公司瞄准机会,鼓励巨野县承担相关业务。巨野县抓住机遇成立了工艺美术厂,许多活跃在农村的农民画师进厂作画,该县的工艺美术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为更好地发展书画事业,巨野县于1983年正式成立美术公司,绘画人员突破百人,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随着出口量不断增加,学习绘画的人员越来越多,巨野县也大力推广绘画产业,组织开展了多期培训班。
徐凤秋怀揣梦想,报名参加了培训。她每周骑自行车40多里地到美术公司学画,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当时她的儿子只有6岁,徐凤秋顾不上照看,每次离家,孩子都在车后面哭着追出好远,周边的乡亲们也十分不解,觉得学画画还不如踏实种地。
在徐凤秋的执着追求和家里人的支持下,她先后拜师刘昌杰、黄恩涛、上官超英,主攻工笔花鸟兼修书法,酷暑寒冬,终年不辍,绘画功底日渐雄厚。
将绘画发展成富民产业
“学成回到故乡,我看到村里一些孩子辍学在家,于是把他们召集起来学习工笔画。”徐凤秋回忆说,“为了让学生们的作品卖出好价钱,我和丈夫背着50多斤重的画包,兜里揣着50元,踏上了未知的销售之路。当时路费就花了26元,我们住着最便宜的地下室,啃着自己带的馒头,脚底磨出了血泡,终于找到一位客户将作品全部收下。当时一幅画还卖不到10元。”后来,徐凤秋好不容易又接到一笔订单,却因为家庭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作品色差严重,客户全部拒收。她没有放弃,下决心建立自己的画院,对画师集中培训,统一管理。
面对蓬勃发展的书画产业,巨野县政府提出了“发展工笔画产业,搞活巨野经济”的新构想,把工笔画列为今后经济工作的一门新兴产业,探索“以画致富”的新路子。徐凤秋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于2003年7月在巨野县董官屯镇政府的帮助下,创办了鲁西书画院,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给爱好绘画的人提供了学习和就业的平台。
多年的打拼终于有了果实,鲁西书画院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也带动了更多人从事绘画行业。如今,鲁西书画院有画室1000平方米、展厅300平方米,拥有专业画师和学员300余人,先后培养了6000多名书画人才,带动就业7000余人。鲁西书画院也先后被评为“菏泽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省非遗工坊”“山东省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
徐凤秋还有一个身份是山东省工笔牡丹画非遗传承人。工笔画是巨野县的当家画种,作为非遗传承人,推广巨野工笔画,让更多人了解、喜爱、从事工笔画产业,这是徐凤秋的夙愿。
为不断提升工笔画的质量和档次,徐凤秋多次邀请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官超英、唐家路,曹州书画院著名画家于鲁俊、李同安、丁远远等来画院指导教学工作,不断推动工笔画的传承与创新。
2017年,徐凤秋作为非遗传承人受邀前往澳大利亚进行文化交流。同年10月,央视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山东篇对她进行了专题报道。此后,她在北京建立工作室,开拓营销渠道,创建“传统画院+新零售”营销模式,并受邀在故宫开设展览,将工笔牡丹画推向全国、推向世纭�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徐凤秋提交了《关于支持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农民书画人才支撑体系,支持巨野县申报以书画产业为主的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支持巨野县在镇、村建设农民书画培训基地。这一建议提出后,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巨野县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发展书画产业,其他相关工作也在逐步落实中。
帮扶更多有困难的群众
“我对孩子们说,我注定会为文化事业奋斗终生,致力于打造巨野工笔画、专业画乡村品牌,让大家只要提到‘农民画’‘工笔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巨野。”徐凤秋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随着鲁西书画院的发展壮大,群众对徐凤秋的工作越来越认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徐凤秋积极联系群众,发动困难群众参与到文化产业中来。通过免费的工笔画技能培训,徐凤秋让更多的留守妇女在照顾家人的同时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让更多的残疾人不再依附他人,可以独立创收;让更多的农民农忙时务农,农闲时画画,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文化饭”,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些留守妇女、农民、残疾人,由于家庭环境和自身条件所限,很难获得正常的收入。徐凤秋为他们免费进行工笔画技能培训,并为有需要的学员免费提供住宿,让他们专心学习,努力使身边的亲人、周边的乡亲过上好日子。”徐凤秋说。
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是徐凤秋特别关注的问题。今年1月,“益心为公”志愿者向巨野县检察院反映,某月子中心存在食品安全和虚假宣传等问题。该院经评估认为该行为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风险,随即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该院针对问题组织召开听证会,厘清相关监管职责,并向有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对辖区的月子中心等母婴护理机构存在的问题逐一梳理,共整改各项问题20余个,有效促进了规范经营。
近日,徐凤秋与巨野县检察院检察官对月子中心整改情况进行回访,发现安全隐患已消除,新手妈妈和新生儿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她告诉记者:“检察机关依法履职,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值得肯定。希望检察机关深入了解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进一步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困难群众提供更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