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工作有效率、有实效。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破解检察监督线索发现难、委员提案落实难的问题,是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探索创新,也是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提高监督效能的典型实践。我希望今后在更多的社会公众利益保护中彰显监督合力。”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政协委员、西宁市阳光小学教师盛国文收到区检察院办理其提出的校园周边人行横道问题的答复,对办理效果表示非常满意。
6月17日,城中区检察院组织召开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推进会并与区人大、区政协共同签署《关于建立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明确检察机关可结合实际,从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中发掘案件线索,通过案件化办理,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同时,从检察机关制发的检察建议中梳理出能够借助人大权力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合力推动区域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提案,共同推动解决公益保护问题。
“近年来,外卖行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由于行业监管力度薄弱,经常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应对其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销售店铺准入关。”《办法》出台不久,城中区人大代表,城中区总寨镇清华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谢玉青就向检察机关提出建议。
检察官经过评估,认定该线索属于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不规范问题,可能威胁不特定多数人身体及生命健康。城中区检察院立即对辖区多家网络餐饮服务商家进行走访调查,发现部分商家未按要求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公示的经营场所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等,违反《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及《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对不特定多数人身体及生命健康造成潜在风险。经调查核实、分析研判、确定职能部门,该院将其作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于8月22日立案审查,随后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根据《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强化监管职责,对检察机关排查出的问题予以查处,有效保障辖区内网络食品安全。
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及时召开专题部署会,对美团、饿了么等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进行约谈,要求其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检察建议涉及的问题进行核实、整改,并不定期开展自查自纠。行政机关表示,今后将创新监管方式,把网络餐饮纳入日常监管的重点,不断提升网络餐饮经营规范化水平。办案检察官后期跟进监督时了解到,部分商户已整改到位,剩余商户也在陆续整改中。
为共同推进社会问题解决,城中区检察院把双向衔接转化机制逐步拓展到行政检察等其他检察监督工作中,实现一项机制带动多项业务共同发展。
今年6月,盛国文向该院提供线索,反映阳光小学附近人行横道设置不规范,且磨损严重,影响学生出行安全。收到线索后,该院邀请盛国文进行现场核实,经评估该线索不属于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受理范围,于7月4日将其转化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要求行政机关对阳光小学附近人行横道问题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积极履职,对检察建议涉及的人行横道进行重新施划,并对设置不合理的部分予以调整。经后期跟进,该问题已完全整改到位。
“下一步,我院将坚持‘为民办实事、破解老大难’工作思路,高效运用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强化与区人大、区政协的沟通联系,通过双向移送、共同调研、跟踪回访等形式,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深度融入公益诉讼中并进一步拓展探索到其他检察监督工作中,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城中区检察院检察长兰茜说。